蔥須鱗蛾
時間:2017-10-12 06:20
1 、癥狀
主要寄主植物有韭菜、蔥、洋蔥等百合科蔬菜和野生植物。幼蟲蛀食韭葉嚴重時心葉變黃,降低產量和質量,以老韭菜和種株受害最重。
蔥須鱗蛾病癥(圖示)
2 、流行情況
我國南北方均有分布。成蟲羽化后需補充營養。卵散產于葉片上,幼蟲孵化后向葉基部轉移為害,將葉咬成縱溝,殘留表皮。幼蟲從縱溝向基部蛀食,但不侵入根部,常把綠色的糞便留在基部處。幼蟲老熟后從莖內爬至葉中部吐絲做薄繭化蛹。25℃下,成蟲羽化后,經3~5天開始產卵,卵期5~7天,幼蟲期7~11天,蛹期8~10天,成蟲期10~20天。
3 、害蟲形態
成蟲體長4~4.5毫米,翅展11~12毫米,全體呈黑褐色,下唇須前伸并向上彎曲,第二節向末端逐漸膨大,觸角絲狀,長度超過體長的一半。前翅黃褐色至黑褐色,成蟲靜息時前翅合攏形成一個菱形的白斑。翅前有5條淺褐色不明顯的斜紋,翅中部近外緣處有一深色近三角形區域,翅中部有一條稍深色的縱紋,后翅深灰色。卵長圓形,初產乳白色發亮,后變淺褐色。老齡幼蟲體長8~8.5毫米,頭淺褐色,蟲體黃綠至綠色,各體節有稀啦的毛。蛹長6毫米左右,紡錘形,后期深褐色,外被白色絲狀網繭。
4 、防治措施
4.1清潔田園:秋末及早春清除植株及田邊雜草殘體,減少越冬蟲源。夏秋季節加強田間管理,防止韭田草荒。
4.2輪作換茬:常年發生嚴重地塊可與非百合科蔬菜輪作。 4.3掌握好防治適期:注意田間觀察,在幼蟲初孵盛期尚未大量蛀莖前噴藥防治。
4.4藥劑防治:畝用5%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3-5ml,兌水40-50公斤,或25克/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-4000倍液、或25%高氯·辛硫磷乳油1000-1500倍液,或80%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,或1.8%齊螨素乳油3500~4000倍液噴霧防治。噴藥要噴好莖部葉片分杈處,每畝噴藥液30~50kg,間隔期10天左右,連續防治2~3次。
內容